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学校规划 > 正文

关于渭南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说明

日期:2016-09-07来源: 作者:关注:

2016630日,《渭南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公开发布,为做好宣传落实,现将政策法规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姬晨代表规划编制组在三届三次教代会上对规划草案的说明(摘要)予以公布。

一、规划的基本框架内容

规划文本分三大部分,二十条,约2.8万字。第一部分是序言;第二部分是规划的主体,分为五章;第三部分是规划的实施。

序言是对规划背景的介绍,说明了规划编制的政策依据,评测了学校发展现状,分析了未来发展环境与机遇。

规划的主体内容,一是在总体战略中阐明了“十三五”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和工作方针。二是在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规划了我校自2016202020232049三个阶段的战略目标,确定了我校“十三五”要跻身省属同类高校高水平院校行列必须完成的6大目标任务,43项事业发展核心指标以及完成目标任务必须实施的2大战略,4项培养工程,4个发展计划。三是在发展任务中,规划了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等6个方面50项发展任务。四是设计了体制机制改革总体思路,力争破解学校发展瓶颈和难题。五是明确了保障措施。

第三部分是规划的实施与监测评价,其要点是:做好落实和监测评价,及时对办学发展指标和资源分配进行动态调整,体现在年度工作计划和财务预算编制中。

二、规划编制理念及过程

我校“十三五”规划是举全校之力,秉持“以法治精神编制一个实用管用的规划,以解决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科学研判导向性目标和可量化目标,使规划实施成效做到内部可考核,外部可评估。”基本理念,在总结十二五成就、客观分析未来5-10年发展环境基础上,经广泛调研征集意见、咨询论证、群策群力编制而成的。

20154月至20161月,由党政办、教务处等承担子规划编制任务的11个牵头单位负责人以及规划处、高教室、工会、学术委员会、评估办、招就处、教科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规划编制组,在由张书记、丁院长担任组长、任健同志担任常务副组长的学校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计划开展了十二五成果数据采集、遴选标杆院校、分析与调研、设计目标链实现路径及其行动计划和事业发展核心指标、规划编制、咨询论证及规划草案的修改等工作。

提交教代会代表审议的规划草案,是经过学校发展规划委员会和院长办公会审议,获得原则通过并做了修改的第7稿。

三、“十三五”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从目前我国高校战略规划的实践看,规划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发展引领,创造愿景,动员资源,协调利益,凝聚人心,形成共识,规范工作,约束行为,评估标准,审计内容等。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教育部评估中心通过建立“五位一体”的质量评估体系,来促进高校发展。五位一体指的是: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与评估、国际评估、教学状态常态监测。其中的教学状态常态监测我们一直在做,院校审核评估,是我校近两年必须接受的。简单地说,审核评估就是“用学校自己的尺子量自己”。这把尺子是什么?就是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就是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等专项子规划,就是二级学院、科研机构事业发展规划。它们分别描述了实施学校战略目标的各级办学任务及其实现方式,反映了学校办学目标定位水平和对办学质量标准“五个度”的重大行动设计以及对其实现方式的安排,这“五个度”的质量标准是: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支撑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户的满意度。

四、规划的实施与任务分解

落实好规划有两个关键:一是建立规划落实组织领导与推进制度;二是落实目标任务分解和监测评估。具体来讲:要建立各层级的实施规划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开展规划实施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估,适时对规划目标任务和资源配置做动态调整。

我校“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学校办学能力整体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跻身省属同类高校高水平院校行列。到2023年,建成特色鲜明的地方大学;到2049年,建成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应用型高水平地方大学。以下对重点目标任务做一分解说明。

一是关于强化办学特色。巩固传统特色,打造培育新的亮点,落实陕西省“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第一轮建设计划项目。重点建设在同类院校中领先、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人文社科、理工、艺术等学科各1个学院、各2个学科、各4-6个专业、2个学报栏目。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培育学校核心竞争力。

二是关于内涵发展的实现路径。所谓内涵建设,应该是指学校四大办学职能的所有功能性活动,都能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这个中心任务展开。教学改革的第一个堡垒,就是课程改革。课程的竞争力通过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竞争力。课程体系的重构是教务处制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专项子规划的首要任务。

三是关于核心发展指标。规划文本所列的43项事业发展核心指标,其中的11项约束性指标是教育部关于大学设置标准的最低标准,必须完成。32项预期指标也都具有指向性,要通过子规划落实到二级学院及科研机构规划中。

四是关于实施立德育人战略。立德育人战略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重点实施2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全员性育人工程和2个面向优秀群体的精英人才工程。

面向全体的2个工程:由学工部牵头实施的渭华学子素质培养工程和由招生就业处牵头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其中:

--渭华学子素质培养工程的重点是:以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体质体能和职业能力养成教育为重点,精心组织课堂内外分工协作的专业能力训练竞赛、达标考核活动和系列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融通文理艺学科知识、贯通价值观、思维力和创造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的重点是: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三个拓展”,从面向一部分学生拓展为面向全体学生,形成创新文化;从创新训练拓展为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的内容;从解决学生的就业率拓展为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

面向优秀群体的2个工程是:由校团委牵头实施的青马工程和由秦东教师教育协同中心牵头实施的卓越教师培养工程。

五是关于实施转型发展战略。转型发展首先转的是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培养与需求、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4个结合不够紧密的现状,努力推进“教学与科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实施好四个发展计划:即

由人事处牵头实施人力资源优化计划。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双师双能”型师资、专职辅导员和实践教学教辅人员四支队伍建设。这里有“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30%、专职辅导员占全体专兼职辅导员比例不低于70%的约束性指标。

由学科办牵头实施办学层次提升计划。再培育1-2个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站,争取免费教育硕士和区域经济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培养资格。

由教务处牵头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计划。实施按专业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以适当弱化专业、鼓励专业交叉融合、强化大类培养课程群、加强专业实践能力训练课程、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为基本要求,修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每个二级院都要确定试点改革专业;

由教务处牵头实施校地校企合作办学计划。重点是实施“业学双师”协同育人教学改革项目制管理,共同研发实习、实训、实践课程教材和实践教学平台,共同开发实施社会课程、企业课程和岗位课程,构建校地、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机制。

以上2大战略4项工程4个计划都是系统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都需要多部门配合牵头单位,按时限和任务清单完成。

六是关于发展任务。6大方面50项任务是学校发展的宏观任务,必须通过10个专项子规划和6个专项发展计划把各项任务加以细化,合理分解到单位、到年度、到阶段。2019年底必须完成目标任务的90%

各二级学院在确定事业发展规划时,按总规划和子规划的要求,在凸显自身特色的同时,进行任务目标对接,并落实到每年度的工作计划中。

上一条:渭南师范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下一条:落实“一章八制”规范办学行为推进学校发展

关闭